quilt:quilt基本使用

一、简介

quilt是制作补丁和管理的工具。比如想用开源代码做一些项目,我们如果直接在开源代码里进行修改,等到下次开源代码升级后,我们再将我们修改的部分转移到新版本的开源代码中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新旧版本对比工作。那如果我们将这些改动使用补丁管理起来,待开源代码升级后,直接将这些补丁打到新源码中即可。

 

二、使用过程

2.1 环境准备

环境中没有quilt命令,ubuntu系统可以使用apt-get install quilt命令下载quilt工具。

假设现在环境中仅有一个文件tset.c,文件内容如下:

#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io.h> void main(char* args){     printf("Hello world!");}

2.2 创建一个patch文件过程

第一步quilt new test.patch创建一个patch,命令执行结束之后,当前目录下会出现一个patches和隐藏目录.pc,具体的内容如下:

 

patches目录下 有一个 series 文件, cat查看发现里面记录了 test.patch, 是用来记录使用patch的顺序,使用的堆栈的记录方式;

.pc是由quilt自己维护的,我们不用管。

要知道上面的new命令并没有创建文件,只是在Series里增加了记录,top栈顶指针当前指向的是该patch,可以使用quilt top命令查看当前的栈顶patch。

第二步使用quilt add <filename>添加关联patch文件。

生成patch的目的是为了为现有代码文件(test.c)打补丁,但又不是直接在test.c上修改,因此需要将补丁文件(test.patch)与代码文件(test.c)进行关联。这个关联用的是quilt add test.c命令,是将该源码文件添加到补丁环境中,即该文件后面需要打补丁。

注:因为当前最top的patch是test.patch,因此test.c关联的就是test.patch

如果添加错了, 还可以使用quilt remote <filename>将文件移除,然后重新添加。

第三步使用quilt edit <filename>命令编辑文件,进入的时候会让选择编辑器,这个看使用习惯。

可以使用任何编辑器修改文件,但是在修改文件之前最好输入一次quilt edit这个命令,修改文件如下:

#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0;}

第四步修改完代码后我们再使用quilt refresh将改动保存到patch中,这时在patches目录中才会多一个patch文件,这个文件就是我们最开始new新建的文件,内容是记录我们修改之后差异信息,文件内容如下:

 修改后记得一定要用上面的命令,否则无法生成需要的文件。

上面的过程是创建了一个patch文件,如果还需要继续创建新的补丁,需要继续重复上面的步骤,当有多个补丁之后,series文件里面就会是如下内容,

然也可以使用quilt series命令查看,如下:

2.3 使用patch

当patch制作好之后,放到另一个新环境中去使用,只需要将patches目录放到对应的工程下,然后使用quilt push -a即可将所有的patch按照series中的顺序全部打上补丁,如下:

 

果想回退,就可以使用quilt pop往上一个补丁回退一次,如果希望所有的都一次性回退,那么就在后面加个-a选项quilt pop -a,效果如下,这时候如果看相关的代码,就会发现代码已经还原了。

 

 上面是按顺序去使用patch,也使用patch <filename>  <  patches/xxxx.patch可以给指定文件使用指定的patch。但是需要注意,但是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patch可能是依赖于另一个patch的,导致后面正常使用quilt push命令都无法正常使用,另外patch不属于quilt下的命令,所以最好不要指定使用。

2.4 查看一些信息

2.4.1 查看应用/未应用patch

看现在的代码和原代码有点区别,查看使用了哪个patch,使用quilt applied命令查看当前使用了哪个补丁,相反的,看哪些补丁没有被使用,使用quilt unapplied

 

2.4.2  查看有补丁管理的文件

 可以使用quilt files查看当前哪些文件有被quilt所管理,使用quilt patches test.c查看指定文件关联的补丁情况,无论补丁有没有被使用都会关联。

三、问题

3.1 如何重命名patch文件名

使用命令rename

quilt rename [-P patch] <new_name>

例如:

quilt rename -P  patches/00-bt.patch  patches/00-bt-addprint.patch

3.2 在使用patch时, 出现Hunk

  • 现象:

 

  • 问题原因:

这种情况表示patch也是打成功了,但是存在一些偏移,或者上下文不正确的情况。

  • 修改方法:

首先要知道patch中的各部分内容含义,如下是一段patch,其中##后是添加的说明,真实patch中不存在该部分:

Index: src_build/src/detect-engine-loader.c ##表示指定的文件=================================================================== ##分割符--- src_build.orig/src/detect-engine-loader.c+++ src_build/src/detect-engine-loader.c@@ -44,6 +44,10 @@ ##表示偏移位置,44表示起始行,6表示原来这里行数;44表示增加patch之后的起始行,10表示增加patch之后这里显示行数 #include "util-threshold-config.h" ##表示原文件第44行内容 #include "util-path.h"+#ifdef USE_PATCH ##表示增加的内容+#include "ndr-disable-rule.h"+#endif+ #ifdef HAVE_GLOB_H #include <glob.h> #endif@@ -302,6 +306,10 @@ int SigLoadSignatures(DetectEngineCtx *d ##302表示下面一行在源码中的起始行,306表示上面patch打进去之后下面一行在源码的位置 fp_engine_analysis_set = SetupFPAnalyzer(); rule_engine_analysis_set = SetupRuleAnalyzer(); }++#ifdef USE_PATCH+ LoadTenantDisableRule(de_ctx);+#endif /* ok, let's load signature files from the general config */ if (!(sig_file != NULL && sig_file_exclusive == TRUE)) {Index: src_build/src/detect-sid.c===================================================================--- src_build.orig/src/detect-sid.c+++ src_build/src/detect-sid.c@@ -31,6 +31,9 @@ #include "util-debug.h"... ...

所以修改问题,只需要根据给定的前后行在源码中是否有变化,然后修改行号即可。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